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衢州房小编  2019-07-24 09:30

[摘要]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近些年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里面夹杂着对东北经济下滑的无奈、营商环境恶劣的抵触,以及对投资收益的不抱希望。但近来,这句话有被颠覆的趋势。

1

四巨头扎堆投资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近些年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里面夹杂着对东北经济下滑的无奈、营商环境恶劣的抵触,以及对投资的不抱希望。

但近来,这句话有被颠覆的趋势。

7月16日,马云带着阿里巴巴一行人造访哈尔滨,并与黑龙江省政府签下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数字龙江”。

马云在现场说出了那句霸屏的话:“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必须要过山海关,与黑龙江签约项目近期要见效。”

而黑龙江的书记也给予回应,黑龙江省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协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马迭尔冰棍甜蜜的味道。

在投资东北这件事上,马老师并不孤独。细细算来,这已经是近两个月来,第四个投资东北的巨头:

5月15日,万达集团和沈阳市政府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沈阳再投资800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世界一流的国际医院、世界一流的国际学校和5个万达广场。

6月12日,腾讯与沈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建设“数字沈阳”,提出要打造“沈阳城市超级大脑”。

6月15日,恒大集团与沈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恒大集团将发挥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融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诸多领域投资约1200亿元。

三大巨头重仓沈阳,侧重点各有不同:

出身大连的万达,仍然侧重于文旅项目;

腾讯则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数字经济”领域,也是将来政府必将上马的“城市超级大脑”项目,这也是阿里巴巴避开沈阳的原因,二者的投资领域还是有竞争的;

恒大则要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和文旅项目。

然而早在去年,在四位“首富”聚首之前,东哥就已完成了对东北的“抄底”。

2018年1月15日、16日两天,刘强东走访东北三省,并在哈尔滨、沈阳、吉林省签下合约,并喊话“计划未来三年在东北投资200亿元”。

此时正值毛振华曝光亚布力,东北营商环境处于舆论冰点之时。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巨头企业,纷纷扎堆东北投资,背后的风向怎么突然变了?

2

一度跌入谷底的东北

最近这5年,无疑是东北经济最困难的5年。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2013年之前,东北三省的GDP增速都在10%以上,远超水平。而2014年后,东北三省增速开始低于水平,甚至在2016年,辽宁出现负增长,垫底。

出现明显变化的,还有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在的排名变化。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2014年之前,辽宁GDP在的排名一直稳居前10名,连续6年稳居第7名。到了2015年,开始下滑至第10名,2016年到2018年这三年,又下滑到了14名。

与此同时,黑龙江和吉林的排名也一直在下滑。2018年,黑龙江的排名从2008年的15名下滑了8个位次到23名;吉林的排名则从2008年时的20名下滑到了24名。

就在东北经济乏力之时,东部沿海省份开始了快速反超,并一举取代东北的“带头大哥”地位。从1998年至2017年,东北三省GDP占比重降至6.7%。而在建国初期,东北曾一度占到80%的经济分量。

GDP下滑是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表现,而在很多性的公司做投资时,东北已经被摒除在外。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虽然的固投增速都在下降,但东北的下滑趋势太过明显。2013年,东北地区的固定投资增速尚在18.4%的正常水平,2014年便急转直下到了2.7%,2015年、2016年最为艰难,负增长至23%,直到2017年才有所缓解。

更加艰难的是民间投资的停滞。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2015年,东北民间投资负增长9.5%,2016年负增长24.4%。而也就是在这两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声音,才慢慢出现。

各种经济不景气的结果,便是东北人口的极速流失。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2001年以来,东北三省人口仅新增254万,而同期人口增加11512万人,东北新增人口只占的2.2%。甚至在2011至2016年的最近六年时间,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出28万,出现负增长。

而到了2018年,辽宁常住人口减少9.6万,吉林减少13.37万,黑龙江则减少15.6万,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共减少近40万人。网上甚至流传出“东北十年流失人口100万”的说法,并不夸张。

东北要振兴,人口是根本,而目前的人口流失形势,异常严峻。

于是,东北就形成了“体制机制死板——经济下行——人才流失——财政吃紧——社会保障无力——生育率下降——经济下行”的恶性循环。

3

东北振兴的机会

此时,巨头们却逆势而行,扎堆东北投资,是看中了什么?

在我看来,东北投资的风向转变,得益于三个改变。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改善。

朝鲜半岛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整个东亚最为迫切解决的大难题。而东北,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最为接近的地区,没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导弹一个接一个,任谁也不敢把未来笃定在这里。

而近年来,朝鲜半岛关系大为改善。2018年4月以来,文在寅与80后三都会面,并积极推动80后与特的会面。而自去年以来,全球关注的二人会面,也已经有三次。

不管背后是吵是和,关系总之缓和了不少,对朝韩美三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局面。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在此背景下,朝鲜准备实行改革开放,全力发展经济了。虽然还没有确定的时间线,但近两年80后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频繁会面,也预示着这一行动已摆上日程,毕竟中国这个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不能忽视。

一旦朝鲜半岛关系进一步缓和,或者朝鲜改革开放发力,属于东北的大利好,很快就会到来。

其次,东北三省营商环境有所改善。

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份《东北主要城市营商环境评估报告2018》显示,东北主要城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获得投资能力有所提升。从各主要城市获得投资的能力来看,沈阳、大连企业获得投资的水平仅次于广州,甚至已经超越了西安和郑州。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当然,这一报告结论也有争议。但三省的营商环境改善工作,正在加速进行。

2016年底,辽宁省出台了东北地区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此后,黑龙江唯恐落后,经过连续19轮清理,省级行政审批精简率为72.9%,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零。同样,在吉林省等地,不少沿海省份全面推进的“只跑一次”改革也都能在当地实现。

效果也开始显现。2018年,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7.7%和10.5%。恒力石化等千亿级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已落地,宝马、京东等巨头开始发力东北。

最后,东北产业结构急需外力改变。

以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和以丰富的林地、矿产、耕地资源储备为优势,是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

但这也意味着,在目前的数字经济时代,东北的产业转型会更加困难。在战略新兴产业上,东北地区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相比,明显落后太多。

困难也意味着机会。东北强大的工业制造实力,是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天然试验田。

三个省份近年来也开始注重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并与广东、浙江开展合作。2018年,辽宁、黑龙江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8%、11.2%;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增长69.8%、161.1%,效果肉眼可见。

这也是腾讯与阿里投资东北的原因,巨大的市场潜力,意味着巨大的。

去年初,国家曾发文明确东部三省三市与东北对口合作,并准备出台东北振兴的新规划,新一轮的政策红利正在路上。巨头们来了,钱也来了,东北的重新振兴指日可待。

--------------------------

巨头扎堆“抄底”,东北的好日子来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